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固本开新谈文化)
2023-09-22 08:49:59   来源:右江民族博物馆    点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
  今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八点建议,其中之一为“加强文明对话”。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生动阐述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习近平主席强调:“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回顾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放眼当下,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共同构成绚烂多彩的人类文明图谱。实践证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不仅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和引领者: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呼吁把“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国主张,大国担当,中国方案,激荡世界。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2日 04 版)

相关热词搜索:“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固本开新谈文化)

上一篇:这些年份很沉重,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话我们不能忘
下一篇: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物鉴初心 一幅英雄画 道出英雄志

分享到: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