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馆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2017-07-05 17:23:54   来源:    点击:

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是

 
       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2017年4月7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正式发布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和数据公告,这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工作获得圆满成功!

(国家文物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2年10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决定从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对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全部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进行全面普查登记。随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桂政发【2013】29号)、百色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百色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百政办电【2013】57号),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根据百色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广电局的工作部署,我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立即制定了《右江民族博物馆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普查队伍,对各阶段的普查工作进行部署,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监督,从而确保我馆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物专家对我馆文物进行鉴定登记)
      经过近3年的工作,我馆全面完成了文物普查工作,实现了普查摸清家底、动态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的目标。
      全面掌握本馆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截止2013年底,我馆现有各级各类文物7948件套,历史民族文物3069件(套),旧石器文物标本4879件,其中二级文物36件(套),三级文物442件(套),一般文物7470件(套)。
(工作人员对文物进行测量登记)
      完善本馆国有可移动文物档案,建立“文物身份证”。根据自治区普查领导小组统一制定普查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文物的馆藏号、名称、原名、时代、类别、质地、级别、数量、质量、尺寸、来源、入馆时间及完残程度等相关信息,根据藏品帐册和实物逐项进行信息数据采集,并对部分未定级文物进行鉴定定级,完善了我馆馆藏文物数据。
      通过文物普查,我馆对原帐册中部分指标项如质量、数量、时代、尺寸和名称的规范等进行了补充和定名。历史民族文物的数据部分以藏品帐册原有的进行采集,数量、质量、尺寸方面大都重新统计测量。馆藏的多数旧石器文物标本均未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这次普查,我馆对馆藏旧石器标本的名称、质量、尺寸等方面数据全部进行采集,补充完整相关信息,为下一步文物账册的重新建账创造了条件。
(我馆工作人员在对文物进行拍摄)
      同时根据自治区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的要求,我馆从馆藏未定级文物中拣选部分较有价值的文物,提出了我馆拟鉴定定级文物清单。随后对名单进行了二次筛选,经专家鉴定,共确认三级文物14件。

相关热词搜索:全国 可移动文物 第一次 普查

上一篇:百色起义纪念公园创5A咨询指导公司到我馆进行考察
下一篇:我馆召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布置会

分享到: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