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九月简讯 · 藏品点交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2017-10-02 17:01:00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点击:

藏品点交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藏品点交工作规范化是以科学管理和藏品保护为基础,结合藏品点交工作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审批、点交、操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操作技术,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达到有序高效管理和稳妥保护藏品的目标。由工作流程可以看出,从藏品征集进馆到编目入库,再到展览、研究、修复等提用工作,藏品点交始终贯穿其中。随着流转过程和管理权属的变化,藏品管理和保护的职责也随之转换。所以说,藏品点交是整个藏品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工作步骤,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规范藏品点交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对文物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日益重视,先后推出了多项全国文物行业推荐性国家标准,特别是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发布推出的《馆藏文物展览点交规范》《出入库规范》等行业推荐性标准,将管理与技术、基础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文物展览点交和文物出入库等相关具体工作程序,以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形式予以推广。与此同时,国家对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标准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将标准化建设列为“加强文物保护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并作为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法制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的重要措施,这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于规范文物管理和规范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部署规划。
    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使藏品在收藏数量日益增加的同时,利用频率亦随之增加,藏品管理和保护的任务也日趋繁重。一方面,藏品从征集环节到登记建档,再到入库管理,在藏品内部管理程序中,每一个工作流程都涉及藏品点交工作;另一方面,在展览、研究、拍照、复制等藏品利用或修复工作时,藏品管理部门与外部门或外单位也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藏品点交工作。点交工作使藏品管理权属与保护职责发生转换,其工作程序的规范性和工作结果的有效性,成为藏品管理和利用工作的基础保障。在工作中,经常会有捐赠人因某些需要,到博物馆调阅他们所捐赠的藏品,或需要所捐赠藏品的照片。当看到藏品上有破损时,捐赠人往往提出意见,认为是博物馆保管不当。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将征集凭证上的藏品点交接收记录提供给他们查看,如上面有损伤记录,就表明捐赠时即有破损,其保存现状如初,说明博物馆是妥善保管藏品,对藏品是负责任的。翔实的点交记录令捐赠者信服,同时还将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把文物捐赠给博物馆收藏保管。
    藏品经点交后,无论藏品管理人员还是藏品利用人员,接收一方即开始对藏品负有保护的职责。如果点交制度不健全,或不经点交即利用藏品,势必造成藏品保护意识的缺乏和淡漠,就会给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种种不良影响。仍以捐赠者调阅所捐赠藏品为例,如原凭单记录不详,就没有足够的证据让捐赠者满意;如现状与原记录不符,反映出藏品在管理或利用环节出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保护。此外,随着博物馆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分工越来越细,协作也越来越广,就更需要通过确立并遵循共同的准则和规范,建立稳定、协调、高效的工作秩序,以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顺畅进行。

    规范藏品点交工作是实现藏品科学有序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具体的藏品点交工作实际中,不仅涉及跨部门或跨单位人员,情况复杂,且经常由于时间紧急,藏品点交工作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责任不清相互推诿、藏品遭受不同程度损坏等。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科学、统一的工作制度与规范。将藏品点交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其目的就在于以统一规范的方式,建立起符合藏品管理规律和特点的一系列标准,通过提高有序化程度,以此协调管理、利用、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该项工作有序进行,从而减少随意性,明确界定责权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护藏品。
    在藏品点交工作中,经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点交手续不统一。某些情况下,提用方提用藏品时,为了图省事,自行绘制电子版单据,随意更改变换点交单据内容,致使出现多种藏品点交单据版本的混乱情况。而且,点交单据的填写不规范,常有缺项、错项、涂改等情况,致使同类同名藏品混淆;有的不标注藏品现状,一旦出现错乱、损坏或丢失,无法追究责任;还有的再次提用同一件藏品时,反复在前次单据上提用签字,令整个单据混乱不堪。二是藏品现状描述不一致。现状是藏品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指标项,对其规范描述是藏品妥善保管、提供利用和科学研究的基本依据。但在藏品点交实际中,往往对藏品现状描述用词不准确、不统一,随意性很大,如对同一件藏品的局部现状描述,在多次点交记录中并不一致,遇到问题时,因职责不清而推诿扯皮,影响工作效率。三是藏品安全操作不规范。点交工作中取放、挪移藏品的安全操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点交人员的责任心。由于对藏品研究和认识不足,缺少严格的操作规范,造成操作藏品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致使藏品安全在点交时无法得到保障。
    就上述经常出现的问题,应加强如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审批、提用、点交等相关制度,以制度规范工作,明确职责,确保一系列点交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其次要规范管理程序。设计正规的点交单据,规范化地逐件逐项填写,不得错漏、涂改。交接双方逐件逐项点交藏品的编号、数量、状况等,规范记录点交内容和现状描述。点交记录要详尽、准确,语言描述要专业、简练,既要反映残破程度,又要反映残破部位。第三要制定操作规范措施。包括参加人员及人数的合理确定、创造适宜的点交环境、制定藏品操作安全规范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近现代藏品点交工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首先是对点交工作实施分类管理,主要包括藏品入藏点交和提用藏品点交。每一个环节都须依据凭证,明确责任,确保藏品不缺不损。
    藏品入藏点交是指从征集接收藏品到登记编目,再到点交入库管理的过程。从征集人员接收藏品入馆,给对方开具凭证时,就已开始了点交工作,和对方要当面验明并详细记录,其点收交接手续具有法律效力,关系到博物馆的管理和保护责任。征集接收的藏品点交登记编目人员,登入藏品总账后,藏品正式进入管理程序,这一过程的点交工作是一种责任的监督,也为科学管理藏品积累了资料,是藏品管理的依据。藏品登记编目后,库房依据编目卡点交接收藏品入库。在后续的藏品管理工作中,库房保管员根据 入库点交记录,随时发现藏品伤残状况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
    提用藏品点交是指因陈列展览、科学研究、拍摄照片、修复复制等工作提用藏品。这要根据藏品提用后在本馆或馆外利用不同情况,分别履行相应报批、点交手续。
    其次,严格交点工作的过程控制。无论藏品入藏点交还是提用点交,均须依据报批制度,点交单据实行层级审批管理,严格过程控制,确保工作有序、规范进行。
    第三,制定藏品操作规范。规范化的操作是藏品保护的基础保障。在点交过程中,操作不当往往会导致藏品遭受人为性损伤,甚至是毁灭性影响,只有规范藏品操作行为,才能杜绝隐患,确保藏品安全。为此,国博制定了图文并茂的藏品操作规范手册,分别展示正确和不正确的藏品操作方式,并在藏品实际操作中参照执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点交是藏品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体现着藏品管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高低。紧密围绕藏品的保护和利用,实现点交工作从经验性、随意性向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转变,才能更好地促进藏品的可持续利用。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董涛)


相关热词搜索:藏品 规范化

上一篇:八月简讯 · 对中国博物馆社会教育专业发展的两点思考(上)
下一篇:九月简讯 · 物质文化史研究和古代社会复原 ——中国新石器考古的当前形势和任务

分享到: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