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八月简讯 · 探索博物馆公众教育新模式
2017-08-21 10:54:00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点击:

探索博物馆公众教育新模式

    6月21日至30日,笔者有幸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中荷博物馆教育培训班。10天的时间,聆听了来自国内和荷兰博物馆界专家学者们的讲课,对博物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当今博物馆教育应该更注重观众体验
    国际博物馆发展的趋势表明,博物馆已从过去的以收藏为主转化为今天的以教育为主,即由“藏品中心”向“公众中心”转化。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的颁布实施,教育功能被置于博物馆发展的首要位置。对于博物馆教育的定位,南京博物院龚良院长认为,博物馆教育是博物馆为参观者所提供的多种多样的体验服务,从而使人们对博物馆和展品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博物馆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就是在观众和博物馆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关系。现代博物馆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播知识、发挥观众的创造力,同时发展个人潜能。博物馆教育是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种极具特色的教育类型,其具有“非正式性、自愿性、情感性、变革性”四大特征。细细品味龚良院长的观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博物馆就是要基于社会责任和本馆使命,利用自身博物馆藏品资源和环境,根据观众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开展各种接地气、具有本馆特色的社会教育活动。更多考虑观众的需求和趣味性,贴近生活,突出互动和体验过程,进而达到向观众解释人文历史、传统技艺、科学原理的教育目的。
 
    博物馆社会教育开始逐步向公共服务延伸
    自2008年以来,随着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到博物馆参观逐渐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事实证明,面对日益增多的观众,我们的博物馆特别是中小型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还有待增强,有待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教育服务既关系到公众文化权益的实现,也是博物馆影响力的重要内容,是博物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南京博物院率先转变观念,将“社会教育部”更名为“社会服务部”,南博的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博物馆重心由“物”向“人”的转变。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主体与客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博物馆越来越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重视观众的体验和需求。从教育到服务,是博物馆发展到现阶段,社会和公众向博物馆人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小型博物馆今后工作的方向。博物馆要根据观众的需求、馆藏资源情况,跟随时代脉搏,不断创造、灵活运用与时代特点相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教育工作,将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使博物馆教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服务公众是博物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今后,博物馆可以更多地关注并做好为残障人等特殊人群的服务,为农村及边远地区民众服务,将流动展览送到边远山区等活动增强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这对全国的中小型博物馆而言任重而道远。
 
    切身感受荷兰博物馆专家的体验式教学
    在培训班上,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大学瑞华德博物馆学院的3位资深博物馆专家采取可体验式教学的方法。三位专家分别以博物馆使命、展览设计、参观者拓展开发、教育及学习等方面做了阐释。
    课堂上,来自全国各博物馆的60名学员被分成绿色、黄色、橙色三个大组,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下开始了整个教学过程学习。首先,面对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油画《月光中海得梗东区的风车》,作为博物馆展出方你要去了解观众的需求,试想如何帮助他们。比如:画廊里,这幅画挂在哪里合适?它的旁边是什么?在整个博物馆中的服务项目(购物、咖啡馆、休息室等等)。而作为博物馆参观者三组人进行身份认同,分别扮演体验者、促进者和充电者。以三种不同的参观者身份去感受博物馆带给我们不同侧重点的收获,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其次,布置课程任务,则是从博物馆观众的视角探寻故事性和叙述性的展览设计原则。以荷兰籍画家蒙德里安作品为主线,目标群体设计为中国观众,要求三组各自以体验者、促进者、充电者的身份去策划展览,具体到观众群体设定;展览布局、规划、设计;教育活动的设计,完成任务时间限定为三天。为了帮助我们完成作业,荷兰专家抛砖引玉,以荷兰须德海博物馆为例,引导学员们如何通过讲故事进行展览设计。同时,我们还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实地探究和分析。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每组由一个人扮演导览者,其他人作为体验者,选定在一件展品前通过看、想、问三个程序进行互动式参观,最后由导览者进行总结。对我们而言,这完全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新的观看方法及新的导览方式。
    最后的作业汇报,绿组以体验者身份,将展览主题设计为《蒙德里安的朋友圈》,黄组以促进者身份,橙组以充电者身份,分别向荷兰专家陈述了各自不同主题的展览策划方案,以集体的智慧圆满完成了作业汇报,同时展现出中国博物馆社教团队的专业精神和创作速度,得到荷兰博物馆专家的肯定和赞扬。他们表示,很难相信在3天的时间三组学员会就同一内容做出完全不同主题的展览策划方案。在荷兰,做一个展览至少要花半年时间才能完成。
 
    回顾10天“中荷博物馆教育培训班”的学习,收获颇多,感触颇多。对于博物馆社教工作者来说,除了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博物馆学、历史学、礼仪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外,还要做好博物馆教育的规划、设计和实施。通过观众与博物馆资源的有效互动,实现观众和博物馆的直接联系。美国博物馆专家古德曾说过,“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这就意味着,今后博物馆教育工作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还需去探索更多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简小艳)

 

相关热词搜索:简讯 公众教育

上一篇:八月简讯 · 特展文创产品的周边开发
下一篇:八月简讯 · 以观众为核心的博物馆传播

分享到: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