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八月简讯 · 博物馆教育的时代建构模式
2017-08-31 09:58:00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点击:

博物馆教育的时代建构模式
    博物馆教育是在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上不断拓展其内涵的概念体系。教育是博物馆面向公众、走向社会的文化之根,其推进和转向是时代演化的结果,以致构筑起多维度和立体式的当代博物馆教育网络。

    博物馆的物化教育
    自公共博物馆建立起,教育是其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的教育是从收藏、研究职能中衍生出来的,其最初形式是以物件和展品的诠释来构建博物馆的谱系学体系,即博物馆运用实验论证和理性方法构建线性叙述知识。从大的知识背景和历史条件来看,公共博物馆最初职责之一就是展示真实,这构成了教育的本真性、实用性。博物馆开始解释这些知识演变并成为稳定人们情绪的场所,国家观念和新的社会秩序在这里都得到滋养,博物馆教育成为国家想象的共同体的一部分,每一件器物都在为过去提供物质形式的依据、确定权威和建立集体记忆。博物馆通过具体的物去发现、展示物背后的原因、价值,进而呈现所在地的社会结构、文化特质、物与人的关系等。博物馆往往通过一套陈列方式,包括解说程序来帮助参观者获得对这些“物”的想象,这就完成了物的博物馆化过程。其教育偏重于学科知识系统地掌握,通过展览知识体系的建构获得民众对博物馆价值的认同。展示什么知识和怎样展示知识是博物馆教育面对的关键问题,引导参观者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和理解博物馆的价值体系。博物馆对固有的物的想象是经过价值筛选和有意识的安排而实现的。物化的教育被提上日程,博物馆的物连接了不同时空、不同社会的价值系统,营造出一个完整、开放的理性经验与感知俱存的整体情境。19世纪之后,在广义文化的倡导下,公众对新知的全面追求迫使博物馆转变价值取向。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三种职能发展完备,物表征为文化复合体,这些物证以新的语境和视野来进行表述。物的选择和展览布局是按照逻辑有序的规则进行的,这些都是博物馆面对新公众的需求而形成的教育模式。

    博物馆的人本论教育
    19世纪末,一些欧洲博物馆深受社会运动的影响,精英主义的博物馆教育已受到挑战,服务更广大范围的民众是国家治理和文明规训的举措。美国博物馆的建立就具有很强的人民性,美国大众化的教育模式成为欧洲博物馆教育的典范。如德国阿斯特美术馆的筹建,就是着眼于普通人的教育。1905年德意志科技博物馆的建立,也是为普通人教育的需要而建立的。这是博物馆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进步。
    20世纪30年代,观众不满足于仅仅是参观博物馆,在此呼吁下,一些博物馆通过开展市场调查,包括咨询表、座谈会、个人访问和可控的心理实验等,筛选相关数据,更深入地了解观众的愿望和要求。20世纪60、70年代,博物馆学由技术主义向人文关怀转变,博物馆教育更侧重对人的理解,更侧重解释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以不断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职责。博物馆完成了由物到人的跨时代转向,人本观念深入人心。到20世纪80年代,观众调查成为博物馆的基本任务,博物馆重视观众研究的调查成果,包括观众类型研究、观众行为研究以及观众活动研究等。这大大地明确了博物馆教育的指向和诉求,即教育的普及性和吸引性。博物馆在策划新展览前,研究人员根据展览的专业要求和兴趣所在,探讨观众的感知点和兴趣点,考察观众能否抓住展览的主导思想和核心内容。展览评估工作就是看展览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效地运行。利用评估过程来强化展览的有效性和吸引力,通过预先的展览造型来进行调查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已成为许多博物馆组织展览的惯例。

    博物馆的建构论教育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迅速兴起,成为新时代博物馆教育的认知论。它对博物馆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建构主义理论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恰好适合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博物馆的教育活动能充分利用实物标本、生态场景展示、多媒体等资源,为观众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式的学习,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我国博物馆教育是以西方博物馆相对成熟的教育理念为范本,在经济大发展及博物馆新建、改扩建热潮的背景下,我国各类博物馆创建了颇具规模的教育模式。大多以本馆展陈资源为优势,挖掘和拓展各类题材,形成针对性强、主旨鲜明的教育活动,举办征文、朗诵、演讲、摄影及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志愿者”“小讲解员”等培训活动,形成长期品牌效应;建立流动博物馆,方便偏远地区的人们享有同等参观学习的机会。近年来,一些博物馆创立了“寓教于演”的教育形式,将专题展与舞台表演有机结合,生动直观。如科技类博物馆开设益智有趣的表演剧,让观众在相关的情境体验中接受科学知识并探究科学原理,把思维活动与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和应用操作结合起来,可视性强、趣味横生,有着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达到更佳的科学传播效果。
    20世纪末,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和终身教育思潮拓展了博物馆教育的发展,一种以参与体验为欲求的新型展览教育渐成主流。博物馆大力拓展了以展览为媒介的教育方式,情境创设是建构博物馆展览教育的重要方法,展览教育的目的性更为强烈。为了让一部分公众更好地解读展览内涵,各博物馆根据自身馆藏特色和展览功能空间,创设了探索角、发现屋、实验室、制作坊、考古勘探、宝物挖掘等项目;展览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如虚拟再现、视听装置、声动感应等,公众不止于观察、阅读,还能参与、体验和操作等;还开展现场手工制作及观众投票等活动,使他们亲身体验博物馆学习的乐趣。
   
    对我国博物馆教育模式的思考
    目前,我国博物馆开展的常规教育很是雷同,教育活动种类和内容设定趋于一致,老生常谈成为态势。如“小讲解员”培训活动已成为各类博物馆的招牌节目,小讲解员在限定的时间进度上达到讲解员标准的讲述,很是勉强;加之教科书式的背诵、复述、解答,程式化的讲解,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他们需要的是即兴式的观察、体验、解惑与理解,框架式的背诵学习激发不出思想的火花,怎会有进一步探究及解惑的兴趣呢?这些问题,近几年引起了颇多争议。博物馆教育者怎样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展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引,激发他们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加强教育模式的拓展,改进固有的教育方式,保持吸引力,增加看点和亮点,展示博物馆教育的魅力,这是新时期博物馆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博物馆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开创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教育活动。科技类博物馆善于仿效国际先进科技馆的教育理念,其中,动手制作、科学发现、情境表演、科普展演等项目涵盖了最新的国际教育理念,教育要素新鲜易激活,情趣体验现场感应强,孩子们乐而忘返,沉浸陶醉于其中。这对其他博物馆应有所启发,博物馆教育要形成千帆竞发、雄劲多姿的局面。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与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的需求,特别是博物馆自身功能的发展演变,致使博物馆教育的地位愈益重要。博物馆教育从权威教化型向参与体验式转换,以观众为导向的多元化体验已成为博物馆教育的主打品牌。这一新生的教育理念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让更多的公众爱上博物馆,如何以民主的姿态与公众交流或分享展览的诠释,如何通过创新性的教育让公众读懂博物馆并从中受益,这是博物馆教育应对的挑战,更是博物馆教育者担当的职责所在。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杨秋)


相关热词搜索:简讯 博物馆 教育 模式

上一篇:八月简讯 · 九大博物馆集体亮相央视荧屏 《国家宝藏》开启“第二展厅”
下一篇:八月简讯 · 博物馆教育需要大视野和持续创新

分享到:
X关闭
X关闭